您好,欢迎进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科普专栏

樟叶泡花树

时间:2024-11-25 12:08 信息来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 阅读:0 A- A+

樟叶泡花树(Meliosma squamulata)的样貌非常古怪,如果有一枝桠伸到你的面前,你可能会被它纤长的叶柄所吸引,大叶小叶在能屈能伸的叶柄控制下螺旋状铺张开来,组成了别致的三维叶空间。没有一片叶子是被完全遮盖的,通过长短不一叶柄的调节使得叶子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探出头来汲取阳光,是樟叶泡花树的厉害之处。

泡花树属(Meliosma)成员众多,形态差异很大,主要以果核微观构造、单复叶的宏观结构等进行鉴别。樟叶泡花树与笔罗子(M. rigida)、毡毛泡花树(M. rigida var. pannosa)一样是单叶的类型,但腋毛泡花树(M. rhoifolia var. barbulata)就是羽状复叶的了,它们的差别很大。如果漫心一看,忽略它那长长的叶柄,樟叶泡花树的叶子确乎像樟叶,粉绿色的叶背,有那么几分神似,特别是与那些羽状脉的樟属(Camphora)种类相比,所以它有个俗名叫“绿樟”。偶然的,樟叶泡花树叶子边缘会出现一些疏锯齿,这就使得它的拟态露了馅,因为樟属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它在夏季开花,新抽的花序有点像枇杷花,发育成熟了,高耸如尖塔;它的花瓣雪白,干净而整洁。

 

1 樟叶泡花树的叶和果

 

2 樟叶泡花树的叶背

 

台湾有人观察到一个现象,在竞争激烈的亚热带雨林里,樟叶泡花树的叶子不容易被昆虫啃食。他们以7种雨林中常见的硬木树种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除樟叶泡花树还包括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柿科(Ebenaceae)的种类。结果显示樟叶泡花树的幼叶最不容易出现破损,这与我们的野外印象也很一致。但从叶子的硬度而言,它比不上壳斗科、樟科的种类,说明叶子硬度不是叶子是否容易被昆虫啃食最主要的原因。研究人员发现幼叶所富含的氮、鳞元素含量与叶子被啃食程度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由于樟叶泡花树幼叶所含的氮、磷元素含量比较低,昆虫不爱啃食它,这是它的叶子保存最完全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樟叶泡花树在生存竞争中不仅善于用光,还善于规避风险。

 

3 武夷山国家公园中的樟叶泡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