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枸骨
时间:2024-11-25 11:44
信息来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
阅读:
0 次
A-
A+
枸骨之名,见于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编撰的《本草拾遗》:“此木肌白,如狗之骨”,后把“狗”改为“枸”,因此得名枸骨。无刺枸骨(Ilex cornuta 'Fortunei')是枸骨(Ilex cornuta)的栽培品种,也就是说枸骨是自然界孕育的,而无刺构骨却是人类在枸骨的基础上改造产生的。它与枸骨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缘的平滑性,无刺枸骨的叶片除了叶顶端的一枚针刺外没有刺齿,因此被称为无刺枸骨或枸骨冬青,这既体现了其特色,又表明它是冬青科(Aquifoliaceae)的物种,可谓恰到好处。而枸骨的叶就比较骇人了,首先是硬革质,其次通常奇形怪状的——四角状长圆形或卵形,先端具3枚尖硬刺齿,中央的常反曲,两侧还各具1-2对刺齿,如果被碰到,有你好受的。在中国文化中,枸骨因其常青的特性,被用作节日装饰,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家庭会用枸骨枝条装点门窗,寓意着来年富贵、平安和吉祥,而无刺枸骨的“无刺”特性,更使其成为一种温和而友好的象征,传递着和谐与团圆的情感。
无刺枸骨的叶片光亮、色泽深绿,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它常常被视作坚韧与不屈的象征,而无刺枸骨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形象,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其叶片的质感和形态,与传统文化中“柔中带刚”的哲学相契合,展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境。
图1 无刺枸骨的叶
无刺枸骨主要在华南地区栽培,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息息相关。首先,它的根系发达,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可以有效地稳固土壤,减少侵蚀。而其叶片在光合作用中能够改善空气质量,为周围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还具备药用价值,其根、枝叶和果实都可入药:根有滋补强壮、活络、清风热、祛风湿之功效,枝叶用于肺痨咳嗽、劳伤失血、风湿痹痛,果实用于阴虚身热、筋骨疼痛等症状。

图2 无刺枸骨的花

图3 无刺枸骨的果
无刺枸骨不仅为自然增添了一抹绿意,也映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文化与科学的交融。
图4 武夷山国家公园中的无刺枸骨